powered by CADENAS

Social Share

Amazon

德里 (14250 views - 3D Maps - GIS - CityGML)

德里(印地語:दिल्ली;乌尔都语:دہلی‎‎ 或 دلّی‎;旁遮普語:ਦਿੱਲੀ)是仅次于孟买的印度第二大城市,人口1675万,官方语言为印地语、旁遮普语和乌尔都语。该城市位于北印度,地处亚穆纳河沿岸。其政治地位为直属联邦政府的直辖区,全称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根据1991年印度议会的一项修正案,德里获得了本级议会有限的立法权限。德里大都会包括3个直辖市,即德里、新德里和德里坎登门,下辖214个村。 作为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贸易路线的主要城市,德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蹟、遺蹟和遺址。旧城区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以后新德里成为联邦首都,自此德里渐渐发展为大都会,汇集印度各族人民。德里也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随着城市的扩张,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印度独立以后德里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但随之而来就是使得德里丧失了原有文化特质。
Go to Article

Explanation by Hotspot Model

Youtube


    

德里

德里

德里
दिल्ली
中央直辖区
德里国家首都辖区
德里
德里在印度的位置
坐标:28°42′N 77°12′E / 28.7°N 77.2°E / 28.7; 77.2
国家  印度
建立 1638
建市 1857
立都 1921
政府
 • 首席部长 Sri Arvind Kejriwal国大党
 • 副總督 Tejinder Khanna
 • 市长 Arti Mehra
面积
 • 总计 1,484.0 平方公里 (573.0 平方英里)
 • 陸地 1,590.0 平方公里(614.0 平方英里)
 • 水域 18.0 平方公里(6.9 平方英里)
海拔 0–125 米(0–409 英尺)
人口(2011)[1]
 • 總計 22,000,000
 • 排名 第2位
 • 密度 7,417.67/平方公里(19,210.88/平方英里)
 • 城市圈 21,753,486(第1位)
时区 印度标准时间UTC+5.30
邮编英语Postal Index Number 110001-110098, 1100xx
電話區號 +91 11英语Telephone numbers in India
民族 印度旁遮普
官方语言 印地语, 乌尔都语, 旁遮普语
網站 delhi.gov.in

德里印地語दिल्ली;乌尔都语:دہلی‎‎ 或 دلّی‎;旁遮普語:ਦਿੱਲੀ)是仅次于孟买印度第二大城市,人口1675万,官方语言为印地语旁遮普语乌尔都语。该城市位于北印度,地处亚穆纳河沿岸。其政治地位为直属联邦政府的直辖区,全称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根据1991年印度议会的一项修正案,德里获得了本级议会有限的立法权限。德里大都会包括3个直辖市,即德里、新德里德里坎登门,下辖214个村。

作为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贸易路线的主要城市,德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蹟遺蹟遺址。旧城区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以后新德里成为联邦首都,自此德里渐渐发展为大都会,汇集印度各族人民。德里也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随着城市的扩张,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印度独立以后德里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但随之而来就是使得德里丧失了原有文化特质。

辞源

“德里”(Delhi)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蒙古语中Delhi即为世界的意思,来源有可能为莫卧儿帝国时期统治阶级命名。但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曾有一位叫“Dhillu”的人统治过这一地区。有些历史学家认为“Dilli”为“dehali”的传讹;“dehali”——印度斯坦语即“起点、开端”之意,故“德里”同样被认为与印度特征事物的开端,如印度河-恒河平原。另外一种理论认为,“德里”的原名为“Dhillika”(古印度土语),“dhili”一词常指位置(方位名词),“dhili”渐渐演变为地名“Dilli”。

历史

据考古发现,德里及其邻近地区在约200万年以前有人类出现。有人认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述的般度族的都城天帝城英语Indraprastha位于德里,自孔雀王朝(前4世纪)开始定居人口增加,现已发掘7个古城遗址。图玛拉英语Tomara拉其普特王朝于736年建立了拉尔科特城;1180年,阿杰梅尔兆汉人英语Chauhan拉其普特王占领拉尔科特城,将其更名为其拉拉伊皮妥拉(Qila Rai Pithora);1192年,兆汉国王普里特维拉贾三世英语Prithviraj III败于阿富汗穆罕默德·古里英语Muhammad of Ghor。1206年奴隶王朝第一位统治者忽都不丁-阿伊巴克建立德里苏丹国

氣候

德里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29
(84)
32
(90)
39.2
(102.6)
44
(111)
47
(117)
47
(117)
43
(109)
42
(108)
38
(100)
37
(99)
35
(95)
32
(90)
47
(117)
平均高温​℃(℉) 18
(64)
23
(73)
28
(82)
36
(97)
39
(102)
37
(99)
34
(93)
33
(91)
33
(91)
31
(88)
27
(81)
21
(70)
30
(85.9)
平均低温​℃(℉) 7
(45)
11
(52)
15
(59)
22
(72)
26
(79)
27
(81)
27
(81)
26
(79)
24
(75)
19
(66)
13
(55)
8
(46)
18.8
(65.8)
历史最低温​℃(℉) −1
(30)
0
(32)
6
(43)
12
(54)
16
(61)
21
(70)
21
(70)
20
(68)
20
(68)
13
(55)
7
(45)
2
(36)
−1
(30)
平均降水量​㎜(英⁠寸) 23
(0.9)
20
(0.8)
15
(0.6)
10
(0.4)
15
(0.6)
71
(2.8)
236
(9.3)
236
(9.3)
112
(4.4)
18
(0.7)
10
(0.4)
10
(0.4)
776
(30.6)
来源:wunderground.com[3]

交通

德里的交通一如城市的面貌,新旧德里的交通有着鲜明的对比。

旧德里位于城市的北侧,以狭窄拥挤的街道为主。而市区南侧的新德里干净整洁,平坦的柏油马路呈放射状发散出去。Connaught Place是新德里的交通枢纽,多条重要马路都在这里交汇。

德里在2007年开通运营了3条地铁线路,分别为东西走向的1、2号线和南北走向的3号线,并且有多条线路正在规划与施工。对于游客而言,串联起总统府、Connaught Place(请注意地铁站名为其旧名Rajiv Chowk)、New Delhi Railway Station和Old Delhi的3号线(黄色线路)最为实用。票价根据路程远近在Rs2~Rs8之间。

位於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為南亞第二繁忙的機場,以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的名字命名。

人口

2011年,德里总人口16753235人,较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长21%,其中城市人口16333916人,乡村人口419319人;男性8976410人,女性7776825人;识字率86.34%。

地标

胡马庸墓(八角之屋)

1857年之后的暴动,导致最后一位皇帝Bahadur Shah II为英人所废,结束了莫卧尔王朝,开始为英國殖民地。

莲花寺,巴哈伊灵曦堂

巴哈伊是来源于伊斯兰教什叶派新兴宗教。起源于伊朗,二位圣者是巴孛巴哈欧拉,经典有《亚格达斯经》、《隐言经》和《笃信经》等。中心思想是「地球乃一国,人类皆其民」,台湾译成「大同教」,每年3月2日到3月20日是斋戒月。灵曦堂是巴哈伊的崇拜场所,目前世界上共有7处,向所有宗教的信徒开放,其内可以朗诵各主要宗教的经典,不设神职人员、布道。也向游客开放。

古达明纳塔

建于西元1192年,是回教徒的叫拜楼,此处是回教徒在德里建的第一座清真寺。

印度门

纪念二战中死亡的9万名印度士兵,类似凯旋门。

友好城市

参考文献

引用

  1. ^ Census of India: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for Census 2011 : NCT of Delhi (PDF). Censusindia.gov.in. [1 july 2013]. 
  2. ^ Urban agglomerations/cities having population 1 million and above (PDF).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census of India 2011.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11 [26 January 2012]. 
  3. ^ Historical Weather for Delhi, India. Weather Underground. [27 November 2008]. 

来源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德里",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3.0.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

3D Maps & GIS

3D,Landscape,Maps,Terrain,Profile,LIDAR,Earth,360 Grad,Panorama,GIS,generator,reality,online,Scenes,cartography,topology,Geo,ES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