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CADENAS

Social Share

(42303 views - Animals)

鸟類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鸟纲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脊椎动物亚门下的一个纲。因其身体被羽毛覆盖,中国古代动物学将其统称为羽蟲。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現存鸟类一共有一萬多种,有鸚鵡,蜂鳥,相思,等雀鳥。僅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特有种至少有70幾種。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其他的鸟甚至包括垃圾。大多数的鸟是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鷹、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 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鸵鸟、奇異鳥、以及绝种的渡渡鸟等。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
Go to Article

Explanation by Hotspot Model

鸟纲
化石时期:上侏羅紀–0 侏罗纪晚期 - 现今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開始:
鵑形目紅冠蕉鵑鸛形目鯨頭鸛
鸏形目白尾熱帶鳥隼形目虎頭海鵰
鶴形目灰冠鶴雞形目藍孔雀
雁形目鴛鴦蜂鳥目紅喉蜂鳥
鴴形目北極海鸚鶴鴕目南方鶴鴕
鸚形目虹彩吸蜜鸚鵡紅鶴目美洲紅鸛
企鵝目巴布亞企鵝鵜形目蒼鷺
鰹鳥目藍腳鰹鳥雀形目斑喉希鶥
鴞形目雕鴞以及鴷形目彩虹巨嘴鳥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演化支: 四足形类 Tetrapodomorpha
总纲: 四足总纲 Tetrapoda
演化支: 爬行形类 Reptiliomorpha
演化支: 羊膜动物 Amniota
演化支: 蜥形类 Sauropsida
演化支: 恐龙 Dinosauria
演化支: 蜥臀类 Saurischia
演化支: 兽脚类 Theropoda
演化支: 鸟翼类 Avialae
纲: 鸟纲 Aves

鸟類两足恒温卵生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鸟纲生物分类学上是脊椎动物亚门下的一个。因其身体被羽毛覆盖,中国古代动物学将其统称为羽蟲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現存鸟类一共有一萬多种,有鸚鵡,蜂鳥,相思,等雀鳥。僅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特有种至少有70幾種。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腐肉、其他的鸟甚至包括垃圾。大多数的鸟是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鷹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

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鸵鸟奇異鳥、以及绝种的渡渡鸟等。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海雀,和新西兰恐鸟

演化

大多數學者認定,鸟类是恐龍演化出來的分支,甚至就是存活至現代的恐龍,溯源于中生代侏罗纪,最早的祖先是出土於中國遼寧傷齒龍科恐龍「始中國羽龍」,而最有名的則是德國發現的始祖鳥;兩者身体特征都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类共有的特征,例如有牙齿,前肢(翅膀)有指爪等。雖然多數学者都支持恐龙是鸟类的祖先的說法,但仍然有鳥類學家對此提出質疑,並堅持鳥類起源於三疊紀的槽齒類爬行動物假說。[1]中国东北新发现的中华龙鸟孔子鸟被认为是连接恐龙和鸟类的一环,更像是有羽毛的恐龙,比始祖鸟的年代更久远。所以说,恐龙其实并没有完全灭絕,一部分演化成了鸟类,但是否將鳥和恐龍定為同一類仍有爭議,但至少可以確定是有共同祖先的。[2][3][4]

鸟类形成后逐渐进化,渐趋复杂,形成越来越多的种类,据一般推测,第三纪中新世是鸟类的全盛时期,后来冰期来临,种群衰退。据估计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大约10万种鸟,而倖存至今的約有十分之一,10,000种,20余目。

解剖特征

鸟类有许多特化的适应飞翔生活的解剖特征:

  • 骨骼中空且高度愈合:鸟类骨骼第一特徵是硬且輕,主因密骨質較厚而呈中空,可有效減輕體重。鳥類的頸椎數量較其餘陸生動物為多,而胸椎以下骨骼愈合程度极高,如其脊椎相互愈合成若干块联合椎骨,不似哺乳动物椎骨间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自由活动。骨骼的高度愈合有利于提高鸟类的骨强度及維持飛行姿勢,减低骨骼自重,是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 胸骨特別發達:除平胸目外,胸骨皆很發達,此可增加肌肉附著面積,故胸肌特別發達以利飛行。
  • 体表被羽:羽毛在发生学上于爬行动物的鳞片来源相同,且構造上與哺乳動物的毛髮截然不同,簡單來說鳥類的羽毛特徵是具有分枝。羽毛的出现是鸟类適應高空飞翔寒冷環境所必须的,并且通过换羽来更换。鸟类的羽毛分正羽副羽绒羽详见羽毛换羽
  • 呼吸系统:鸟类的呼吸系统与众不同,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元不是肺泡而是微气管,而且具有分布于全身各处骨骼内的气囊,吸气时空气经微气管从体外进入气囊,进行第一次气体交换,呼气时气体经微气管从气囊排出体外,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因此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交换两次,气体交换效率明显高于哺乳动物。另外气囊的存在也进一步增加鸟类的浮力及減緩飛行壓力變化對身體的衝擊。
  • 生殖和排泄系统:无论雄雌鸟类的生殖系统仅在繁殖季节膨大並产生功能,非繁殖季节其生殖系统便会萎缩,即便解剖也很难发现。鸟类以不溶于水的尿酸为主要代谢物,以上特征可以有效地减轻鸟类自身體重。
  • 鳥類全無牙齒:而演化出角質化的,並依採食習性的不同,而演化出多樣化的形狀,此對減輕體重有很大的幫助。
  • 具有嗉囊砂囊:為彌補缺少牙齒的劣勢,許多鳥類在食道與腺胃間具有嗉囊,主要功能用於儲存部份食物,取代部份胃的功能。鳥類的腺胃較小,食物停留時間較短。在腺胃之後,還有砂囊的存在。鳥類會吞食石塊,利用砂囊強健肌肉磨碎食物,取代牙齒及口腔咀嚼功能。
  • 鸟类的消化系统明显短于哺乳动物,这也是造成鸟类频繁排遗的一个原因,但较短的消化系统有助于减轻鸟类的体重。
  • 氮的代謝不同於哺乳動物:為了有效減輕重量,在氮的代謝,含氮物質最後轉變為毒性較低的尿酸,較哺乳動物排放的尿素相比,不需大量水份稀釋,故鳥類缺乏液態的尿液。

鸟类的特殊结构: 羽毛蜡膜孵卵斑尾脂腺嗉囊

鸟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将鸟分成不同的类别。

依鸟类的生活环境和形体特征

按鸟类的生活环境和形体特征,可以将突胸总目的鸟类分为六大生态类群:

  • 游禽:可以在水面游动并主要在水面游弋的鸟类,包括鸭雁类,鸥类等。
  • 涉禽:在滩涂湿地涉水活动但多不会游泳,常具有“三长”——腿长、颈长、嘴长的特征,包括鹤类,鹳类,鸻鹬类等。
  • 鸣禽:即雀形目鸟类,为鸟类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
  • 攀禽:适应攀援生活的鸟类其趾形多为对趾足或转趾足,包括啄木鸟鹦鹉等。
  • 陆禽:生活在地面的鸟类,其体态特征适合在地面行走,常飞行能力不强,包括雉类、鹑类和鸠鸽类等。
  • 猛禽: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鸟类,具有适应捕猎生活的特征如锐利的脚爪和喙,敏锐的视觉,主要包括、隼、鹞、鹗、鵟、鸮等。

依科学分类法

目前主要有两大通行的分类系统:

一个是中国郑作新院士以鸟类形态学特征为基础创立的分类系统,具体见右侧表。郑作新先生的分类系统仍为目前中国大部分鸟类研究学者所乐于采用。

另一个是Sibley英语Charles SibleyMonroe英语Burt Monroe根据DNA杂交实验研究成果,以鸟类的进化过程为依据衡量的之间亲缘关系所建立的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较之以前应用的郑系统有着较大的调整,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扩大的鹳形目鸦科。目前这一分类系统为中国之外的研究者广泛采用,详细的分类系统见鳥類DNA分類系統,可与右侧郑作新系统相比较。

鸟的分布

由於人類的活動,家麻雀的活動範圍顯著的擴大[5]

在大部份陸地的棲息地中都可以找到鸟類,鸟類分佈在七大洲,連南極洲距海440公里的內陸都可以找到雪海燕英语Snow Petrel[6]。鳥的多樣性在熱帶地區最為顯著。早期認為熱帶地區的高多樣性是高度物種形成的結果,但近來的研究發現高緯度地區也有高度物種形成,但被較熱帶地區要高的滅絕速率所抵消。[7]。許多科的鸟類可以在陸地及海洋中生活,有些海鳥上岸只是為了繁殖[8],有些企鵝可以潛到300公尺深的海中[9]

鸟类和人类

驯养和娱乐

商代的玉鸟

鸟类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通常食用的是肉和卵,主要来自)、火鸡等。其他可以作为人类食物的鸟类还包括鸸鹋鸵鸟松鸡鹌鹑鸣禽和小的燕雀类的鸟等。天鹅火烈鸟这些现在被保护的鸟也曾成为富人餐桌上的美味。

有许多种被驯化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例如信鸽可以用来传送信息,猎鹰可以用来打猎,鱼鹰可以用来捕鱼。 鸡和鸽子在生物学比较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因为鸟对毒素特别敏感,所以在煤矿金丝雀经常被用来判断有毒气体是否浓度过高,以便矿工能及时逃走。

人工饲养的鸟类还对野生种群构成另一个危害:对野生种的入侵。比如人工选种优育的猛禽往往身体强壮,体形较大,如果流入野生环境,对野生鸟类的是很大的威胁。所以欧美各国严禁野放人工种,并对此采取必要的监测措施。

把野生鸟类作为宠物饲养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并发展出了各种名目。主要分听唱和玩耍两种类型,听唱涉及的鸟类主要是雀形目的鸣禽,如山雀百灵画眉鹩哥八哥等;用于各种玩耍的鸟类主要涉及部分雀形目雀科伯劳科的鸟类以及隼形目的猛禽,如黑头蜡嘴雀锡嘴雀以及各种猛禽。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斗鸡的娱乐传统,这种利用鸡形目的鸟(也有其他目的)在发情期好斗的特点,来进行比赛。

对鸟类的狩猎活动,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一种狩猎方式是以鸟类为对象,有些地方由于过度狩猎,很多鸟类已经灭绝,如旅鸽。还有一些是利用鸟类捕食的能力,来帮助人抓住猎物。女真人訓練海東青捕捉天鵝取珠。[10]

非法鸟类贸易和人类活动的威胁

在世界各国,都有把色彩艳丽的,特别是热带的鸟(例如,鹦鹉和某些椋鸟科鸟类)作为宠物来饲养的习惯,这也导致一些濒危的鸟类被走私。在抓捕和贩运过程中野生鸟类死亡率极高(有说法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每一只野生鸟类背后有二十只同类的尸体),因此饲养野鸟是一种对野生动物资源有着极大破坏力的陋习,它对鸟类生存的威胁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超过了偷猎。

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鸟类贸易直接威胁着许多鸟种的生存。许多欧美国家都有驯养猛禽的许可证制度,允许人们合法饲养猛禽,接受政府的严格管理,但在购入渠道上仍存在非法交易。在阿拉伯世界,猛禽被视为高贵身份的象征,许多富商不惜重金购入猛禽。

过度的狩猎活动是只是一些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以至灭绝的直接原因,如旅鸽。还有一些鸟类的灭绝或濒危是由于栖息地被破坏,森林砍伐和农业耕作等人类活动如朱鹮。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影响的加强,比如有毒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聚集等原因,都直接威胁着鸟类的安全。

鸟害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些鸟类在全世界范围内泛滥成灾。例如,鸽子和乌鸦就在全世界很多城市的市区过度繁殖,成为困扰各大都市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另外,栖息在机场附近的野生鸟类会对起降中的飞机飞行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这种飞鸟与飞机相撞造成的飞行安全事故称为鸟击,历史上最早的鸟撞事故记录是发生1912年的美国,飞行员卡尔洛德杰驾驶的飞机在加利福尼亚上空和一只海鸥相撞,机毁人亡。随着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和人类航空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世界机场数量飞机起降架次不断增长,鸟撞问题日益凸现,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7500架次飞机受到不同程度的鸟撞,损失高达100亿美元。目前解决鸟撞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驱散栖息在机场附近的鸟类,具体说来,可以采取驯养猛禽驱赶、破坏栖息地、发出巨大和恐怖的声音等不同方式。

鸟与人的共患病

能够传染给人类的鸟类疾病包括:鹦鹉热沙门氏菌病弯曲菌病、纽卡斯尔的疾病,分枝杆菌病(鸟的结核病)、禽流感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

文化

梁實秋寫過一篇《鳥》的文章:“鳥的身軀都是玲瓏飽滿的,細瘦而不乾癟,丰腴而不臃腫,真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的穠纖合度,跳蕩得那樣輕靈,腳上像是有彈簧。看它高踞枝頭,臨風顧盼——好銳利的喜悅刺上我的心頭。”

参考文献

  1. ^ 恐龍奧秘- 恐龍與鳥類關係之奧秘- 鳥類起源於恐龍的觀點已經完全確立了嗎?
  2. ^ Birds are Dinosaurs -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3. ^ 牠是恐龍還是鳥?
  4. ^ 【專題報導】恐龍與鳥的秘密
  5. ^ Newton, Ian. The Specia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Birds. Amsterdam: Academic Press. 2003: 463. ISBN 0-12-517375-X. 
  6. ^ Brooke, Michael. Albatrosses And Petrels Across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19-850125-0. 
  7. ^ Weir, Jason T.; Schluter, D. The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Recent Speciation and Extinction Rates of Birds and Mammals. Science. 2007, 315 (5818): 1574–76. PMID 17363673. doi:10.1126/science.1135590. 
  8. ^ Schreiber, Elizabeth Anne; Joanna Burger. Biology of Marine Birds.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1. ISBN 0-8493-9882-7. 
  9. ^ Sato, Katsufumi; N; K; N; W; C; B; H; L. Buoyancy and maximal diving depth in penguins: do they control inhaling air volum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1 May 2002, 205 (9): 1189–1197. PMID 11948196. 
  10. ^ 《滿洲源流考》:“海東青。羽族之最鷙者,有海東青焉。身小而健,其飛極高,能擒天鵝;搏兔,亦俊於鷹鶻。”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鸟",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3.0.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

Animals

3D,data,libary,model,catalog,rendering,skull,bone,animal,reptile,bird,insect,mammal,class,classification,order,family,species,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