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CADENAS

Social Share

百事可樂 (15240 views - Brands)

百事可樂(英语:Pepsi)是美國百事公司推出的一種可樂,也是可口可樂的主要競爭對手。 在全球总的可樂市場中,可口可樂佔据上風;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印度和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百事可樂銷量卻比可口可樂高,是少數能超越可口可樂的地區。在加拿大的法语地区,不少說法語的人均慣飲百事;透過法語明星做代言人,百事在當地的市場地位得以巩固。在二十世紀中期,“Pepsi”曾是當地的英語人貶低法語人的字詞。 百事可樂的成份包括碳酸水、白砂糖、色素(醬色)、酸度調節劑(磷酸)、咖啡因、調味料。 2014年5月5日,百事可乐公司宣布,其旗下所有饮料将放弃使用有争议化学成分溴化植物油。
Go to Article

Explanation by Hotspot Model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Licensed under 本圖是某組織、物品,或活動、事件、比赛等的標誌(logo)或商標(trademark),受到版权法和商标法的保護。 (Unkown).

百事可樂
類型 汽水
製造商 百事公司
起源地  美國
始創於 1893年 (布拉德饮料)
1903年6月16日 (百事可乐)
1961年 (百事)
类似产品 可口可乐
芬达
胡椒博士
七喜
Irn-Bru
图尔卡可乐
Kola Real
官方網站 http://pepsi.com/

百事可樂英语Pepsi)是美國百事公司推出的一種可樂,也是可口可樂的主要競爭對手。

在全球总的可樂市場中,可口可樂佔据上風;但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印度中国中西部地区,百事可樂銷量卻比可口可樂高,是少數能超越可口可樂的地區。在加拿大的法语地区,不少說法語的人均慣飲百事;透過法語明星做代言人,百事在當地的市場地位得以巩固。在二十世紀中期,“Pepsi”曾是當地的英語人貶低法語人的字詞。

百事可樂的成份包括碳酸水白砂糖色素醬色)、酸度調節劑(磷酸)、咖啡因調味料

2014年5月5日,百事可乐公司宣布,其旗下所有饮料将放弃使用有争议化学成分溴化植物油[1]

歷史

百事可樂最初於1890年代由美國北卡羅蘭納州一位藥劑師迦勒·布拉德(Caleb Bradham)所造,起初的名字為 "Brad's Drink",該飲料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pepsin)及可樂果(cola nut)製成。迦勒·布拉德相信百事可樂因含有胃蛋白酶(pepsin),而幫助消化,有益於健康,後來該飲料在 1898年8月28日 更名為“Pepsi”,並於1903年6月16日將之註冊為商標[2]

該藥劑師在藥房內提供飲品給客戶享用,百事可樂的名氣由此而起。

經過17年的成功,布拉德認為糖的價格會大升,決定拿大量資產用作購買糖。但事與願違,糖價沒有上升,反而下跌,因此蒸發了不少財富,他的百事可樂於1923年宣佈破產。

至1931年,百事可樂被Loft糖果公司的主席Charles G. Guth收購,使它能再度在市場上出現。

1940年百事可樂推出全國廣告,其廣告主題“Nickel Nickel”頗為流行,還被譯為55種不同語言。[3]

百事可樂以再用酒樽來銷售,創下佳績,價格也比可口可樂便宜。因此曾被喻為“低下階層的飲品”,在美國被視為黑人的飲品,加拿大則被說為法語人的飲品。

為了改造形象,百事可樂於五十年代大賣廣告,又找來了不少名人作產品代言人,使其銷量直逼可口可樂,但始終沒有超越。在六十年代,百事開始改變策略,以年輕人作賣點,并千方百计打入主要竞争对手可口可乐未曾进入或者经营失败的市场。

1959年,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赫鲁晓夫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自此百事可乐垄断苏联市场长达26年,百事公司也获得了苏联伏特加的代理商资格。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了“厨房辩论”。[4]

1964年,百事可樂開始推出無糖的健怡版。

在八十年代,百事與可口可樂的競爭更為激烈,百事推出一系列以挑戰為主題的廣告,使對手銷量下降,可口可樂不甘示弱,推出以“新可靠可樂”為主題的廣告。

佚聞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曾是可口可樂的支持者,但後來居然未能在心儀的可口可樂公司謀得一官半職,憤而加盟百事可樂,任其公司的律師,後來百事可樂成為共和黨及親共和黨人士的指定氣泡飲料,而民主黨或親民主黨人士的則選用可口可樂為其主要軟性飲料。[5]

周边产品

百事可乐不光销售饮料,也销售周边运动产品,包括登山包手表服装,肯德基的竞争对手必胜客于1977年成为百事可乐集团的产品等。

爭議

  • 百事與可口可樂被指如長期飲用,對人體健康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有營養家認為,百事可樂及其他汽水均含有磷酸,長期饮用會對人體骨質結構造成破壞,产生骨質疏鬆等問題。糖份:過量食用糖份會導致肥胖,更增加患上糖尿病的機會。[6]
  • 百事2017年邀名模Kendal Jenner拍攝廣告是自1992年以來繼辛蒂·克勞馥(Cindy Crawford)以後,第二次用模特兒出演百事可樂廣告,但沒想到廣告內容設計使用同性戀、反川普與穆斯林遊行等社會對立敏感議題,並在最後使用百事可樂化解遊行,遭致巨大負評認為把嚴肅議題笑鬧膚淺化,並用民粹來賣飲料,公司決定緊急撤換廣告並對所有演出者道歉。[7]

代言人

以下是全球曾為百事可樂代言人的名人

亞洲

中国

参考资料

  1. ^ 美可乐巨头弃用溴化植物油 因17岁女孩带人抗议. 
  2. ^ Pepsi - History of the Birthplace. PepsiCo. [29 May 2013]. In 1893, Bradham invented “Brad’s Drink,” a blend of carbonated water, sugar, pepsin, kola nut extract, vanilla and “rare oils” at this location. On August 28, 1898, Caleb renamed his drink “Pepsi-Cola,” after a combination of two ingredients, “pepsin” and “cola”. He believed his drink was “healthy” as it aided in digestion much like the pepsin enzyme does. 
  3. ^ Pepsi – FAQs. PepsiCo. [12 October 2009]. 1909: Automobile racing pioneer Barney Oldfield becomes the first celebrity to endorse Pepsi when he appears in newspaper ads describing Pepsi: "A bully drink...refreshing, invigorating, a fine bracer before a race." The theme "Delicious and Healthful" appears and will be used intermittently over the next two decades. 
  4. ^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韩春萌:《借助贵人成大事》第一章 ISBN 978-7-80120-952-8
  5. ^ Frederick Allen 文林譯 (编). 《神秘配方:可口可樂百年行銷傳奇》 第四版. 麥田. 
  6. ^ 百事可樂轉型緩慢重啟爭議配方 健康牌效果不佳
  7. ^ 百事廣告操作民粹釀禍

外部網站



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百事可樂",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3.0.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

Brands

3D,brand,good,trademark,company,copyright,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