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CADENAS

Social Share

(24158 views - Material Database)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及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Go to Article

铁   26Fe
-



外觀
金屬:淺灰色至銀白色


鐵的光譜線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 铁(Iron)·Fe·26
元素類別 過渡金屬
·週期· 8·4·d
標準原子質量 55.845(2)
電子排布

[] 3d6 4s2
2, 8, 14, 2

物理性質
物態 固體
密度 (接近室温
7.874 g·cm−3
熔點時液體密度 6.98 g·cm−3
熔點 1811 K,1538 °C,2800 °F
沸點 3134 K,2862 °C,5182 °F
熔化熱 13.81 kJ·mol−1
汽化熱 340 kJ·mol−1
比熱容 25.10 J·mol−1·K−1

蒸汽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1728 1890 2091 2346 2679 3132
原子性質
氧化態 {{{oxidation states}}}
(兩性)
電負性 1.83(鲍林标度)
電離能

第一:762.5 kJ·mol−1
第二:1561.9 kJ·mol−1
第三:2957 kJ·mol−1

更多
原子半徑 126 pm
共價半徑 132±3(低自旋),152±6(高自旋) pm
雜項
晶體結構 簡單立方
磁序 鐵磁性
居里點 1043 K
電阻率 (20 °C)96.1n Ω·m
熱導率 80.4 W·m−1·K−1
膨脹係數 (25 °C)11.8 µm·m−1·K−1
聲速(細棒) (室溫)(電解)
5120 m·s−1
楊氏模量 211 GPa
剪切模量 82 GPa
體積模量 170 GPa
泊松比 0.29
莫氏硬度 4
維氏硬度 608 MPa
布氏硬度 490 MPa
CAS號 7439-89-6
最穩定同位素

主条目:铁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54Fe 5.8% >3.1×1022 y β+β+ 0.6800 54Cr
55Fe syn 2.73 y ε 0.231 55Mn
56Fe 91.72% 穩定,带30个中子
57Fe 2.2% 穩定,带31个中子
58Fe 0.28% 穩定,带32个中子
59Fe syn 44.503 d β 1.565 59Co
60Fe syn 2.6×106 y β 3.978 60Co

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性质

物理性质

鐵是有光澤的銀白色金屬,硬而有延展性熔點為1538沸點为2750℃,有很強的鐵磁性,並有良好的可塑性導熱性晶体结构体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a=2.87。日常生活中的铁通常含有因而暴露在氧气中容易在遇到的情况下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纯度较高的铁则不易腐蚀[1]

化学性质

氧化態 代表性化合物
−2 四羰基铁酸二钠(Collman試劑)
−1
0 五羰基铁
1 二羰基环戊二烯基铁二聚物英语Cyclopentadienyliron dicarbonyl dimer ("Fp2")
2 硫酸亚铁二茂铁
3 氯化铁四氟硼酸二茂铁
4
5
6 高铁酸钾

具有金属单质的通性,能与非金属单质、等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在高温下,铁可以与水蒸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铁元素可以形成3种氧化物,分别是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FeO·Fe2O3)。

铁和非氧化性酸反应得到Fe2+(亚铁离子,浅绿色),和氧化性酸反应得到Fe3+(铁离子,黄色),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铁加热、加压下可以和一氧化碳反应得到羰基化合物:

铁和氯气反应(点燃)得到三氯化铁,而和反应(加热)只能得到硫化亚铁:

[2]

铁和Fe3+反应得到Fe2+

[3]

发现

铁是古代就已知的金属之一。铁矿石是地壳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铁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但人类发现和利用铁却比黄金要迟。首先是由于天然的单质状态的铁在地球上非常稀少,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锈,加上它的熔点(1812K)又比铜(1356K)高得多,就使得它比铜难于熔炼。人类最早发现的铁是从天空落下来的陨石陨石中含铁的百分比很高,是铁和等金属的混合物,在融化铁矿石的方法尚未问世,人类无法大量获得生铁的时候,铁一直被视为一种带有神秘性的最珍贵的金属。

铁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它把人类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带到了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至今铁仍然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名称由来

铁,化学符号Fe的来源是拉丁文名称Ferrum。

分布

铁是宇宙中第六丰富的元素,也是最常见的耐火元素。[4]它是因为大质量恒星的硅燃烧过程恆星核合成的最后放热阶段形成的。

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5.1%,居元素分布序列中的第四位,仅次于

在自然界,游离态的铁只能从陨石中找到,分布在地壳中的 铁都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铁的主要矿石有:赤铁矿Fe2O3,含铁量在50%~60%之间;磁铁矿Fe3O4,含铁量60%以上,有亚铁磁性,此外还有褐铁矿Fe2O3·nH2O、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它们的含铁量低一些,但比较容易冶炼。

制备

单质铁的制备一般采用冶炼法。以赤铁矿(Fe2O3)和磁铁矿(Fe3O4)为原料,与焦炭和助溶剂在熔矿炉内反应,焦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焦炭接触就生成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和礦石內的氧化铁作用就生成金属铁。

以上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越大越好,要使反应进行完全必须在800度以上进行。

化学纯的铁是用气还原纯氧化铁来制取,也可由五羰基铁来制取,通过其热分解来得到纯铁。

铁也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得到:

[5]

用途

在日常生活裡,铁可以算是最有用、最廉價、最丰富、最重要的金属。工農業生产中,铁是最重要的基本结构材料,铁合金用途广泛,例如就是鐵和碳及其他金屬的合金;国防和战争更是钢铁的较量,钢铁的年产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準。

对于人体,铁是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6]。在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铁無論在重要性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居於首位。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全身含有3多铁,相当于一颗小铁钉的质量。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就是铁的配合物,它具有固定氧和输送氧的功能。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只要不偏食,不大出血,成年人一般不会缺铁。但由于女生会来月经等而造成血液流失,导致女性的铁质流失,所以女性宜食的食品中很多都含有丰富的铁质。(但是体内铁浓度过高会导致铁过载

所谓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也是由于血红素中铁離子(II)上原本氧气的连接位被一氧化碳占据,丧失了吸收氧分子的能力,使人窒息中毒而死亡[7]

铁还是植物制造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如果一盆花缺少铁,花就会失去颜色和芳香,葉子也发黄枯萎。[來源請求]一般土壤中也含有不少铁的化合物。

世界10大鐵礦產國

年產量(千公噸)

国家/地区 1977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中國 62992.1 107320.0 161430.0 194000.0
巴西 84645.7 90243.1 134105.0 114600.0
澳洲 93090.6 84949.8 101748.0 117170.0
俄羅斯 230262.8 236762.8 250748.0 82500.0
烏克蘭 - - - 75700.0
美國 54872.0 34875.0 47648.0 55593.0
印度 40983.3 39622.0 51018.0 54000.0
加拿大 54548.2 34478.3 37702.0 34136.0
南非 25652.6 23785.4 22008.0 28226.0
委內瑞拉 13949.8 10849.4 17782.0 22000.0
十國小計 660997.0 662885.9 824315.0 809325.0
全球總計 830708.7 819234.0 949440.0 929754.0

世界10大鐵消費國之消費量

單位:千公噸

国家/地区 1977 1982 1987 1992
中國 125812.0 110772.0 173528.0 209593.0
前蘇聯 198160.0 201574.0 205434.0 171912.0
日本 115240.0 122172.0 112451.0 127413.0
美國 111901.0 47505.0 58747.0 64810.0
德國 47503.0 42935.0 44126.0 43177.0
巴西 18001.0 12703.0 39368.0 36497.0
南韓 4376.0 12334.0 16487.0 28730.0
法國 36691.0 28776.0 22882.0 22492.0
英國 19693.0 11041.0 18290.0 18578.0
比利時 24200.0 18613.0 18382.0 19420.0
10大國總計 701577.0 608425.0 709695.0 742662.0
全球總計 891288.0 818067.0 880515.0 959609.0

參考文獻

  1. ^ 超高純度鐵(日文):http://techon.nikkeibp.co.jp/article/WORD/20060317/115050/
  2. ^ 《化学 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P83.ISBN:978-7-107-17648-7
  3. ^ 《化学 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三、铁的重要化合物.P61.ISBN:978-7-107-17648-7
  4. ^ McDonald, I.; Sloan, G. C.; Zijlstra, A. A.; Matsunaga, N.;; Matsuura, M.; Kraemer, K. E.; Bernard-Salas, J.; Markwick, A. J. Rusty Old Stars: A Source of the Missing Interstellar Ir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0, 717 (2): L92–L97. Bibcode:2010ApJ...717L..92M. arXiv:1005.3489. doi:10.1088/2041-8205/717/2/L92. 
  5. ^ 《化学 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P89.ISBN:978-7-107-17649-4
  6. ^ 徐素萍.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2008-09-25 [2013-08-01]. 
  7. ^ 一氧化碳中毒. [2013-08-01]. 

参看


Arsenical copper玻璃塑料Plexiglas不鏽鋼钢结构MercuryAluminium-lithium alloy鋁鎳鈷合金Birmabright杜拉鋁HiduminiumHydronaliumItalma镁铝合金鋁合金Y alloy伍德合金Rose's metalChromium hydrideNichromeMegalliumStellite維塔立合金Beryllium copperBillon (alloy)黃銅Calamine brassChinese silverDutch metalGilding metalMuntz metalPinchbeck (alloy)Tombac青铜Aluminium bronzeArsenical bronzeBell metalFlorentine bronzeGlucydurGuanín (bronze)GunmetalPhosphor bronzeOrmoluSpeculum metal康銅氢化亚铜Copper–tungstenCorinthian bronzeCunife白铜Cymbal alloysDevarda's alloy琥珀金HepatizonManganinMelchior (alloy)Nickel silverMolybdochalkos北歐金ShakudōTumbagaAlGaGalfenolGalinstan白金 (合金)銠金礦Crown goldElinvarField's metalFernicoFerroalloyFerroceriumFerrochromeFerromanganeseFerromolybdenumFerrosiliconFerrotitaniumFerrouranium不變鋼铸铁Iron–hydrogen alloy生鐵Kanthal (alloy)KovarStaballoyBulat steelCrucible steel41xx steel大馬士革鋼Mangalloy高速鋼Mushet steel马氏体时效钢High-strength low-alloy steelReynolds 531电工钢Spring steelAL-6XNCelestriumAlloy 20Marine grade stainless马氏体不锈钢Sanicro 28Surgical stainless steelZeron 100Silver steelTool steel耐候钢烏茲鋼銲料TerneType metalElektron (alloy)汞齊Magnox (alloy)AlumelBrightrayChromelHaynes International英高鎳合金MonelNicrosilNisilNickel titaniumΜ合金透磁合金超導磁率合金Nickel hydridePlutonium–gallium alloy钠钾合金MischmetalTerfenol-DPseudo palladiumScandium hydride釤鈷磁鐵Argentium sterling silverBritannia silverDoré bullionGoloidPlatinum sterlingShibuichiSterling silverTibetan silverTi Beta-C.Titanium alloy氢化钛Gum metalTitanium gold氮化钛巴氏合金Britannia metalPewterQueen's metalWhite metal氢化铀ZamakZirconium hydride甲烷Mezzanine原子IronworksHammer mill熟鐵水碓凸轮凸轮轴Stamp millHammermill

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铁",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3.0.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

Material Database

database,rohs,reach,compliancy,directory,listing,information,substance,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