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3D CAD supplier models have been moved to 3Dfindit.com, the new visual search engine for 3D CAD, CAE & BIM models.
You can log in there with your existing account of this site.
The content remains free of charge.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DerHexer,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士碌架(英语:Snooker)[1],是一種落袋式台球运动。此项运动使用的球桌长约3569毫米、宽1778毫米,台面四角以及两长边中心位置各有一个球洞,使用的球分为1个白球,15个红球和6个彩球(黄、绿、棕、蓝、粉红、黑)共22个球。击球顺序为一个红球、一个彩球直到红球全部落袋,然后以黄、绿、棕、蓝、粉红、黑的顺序逐个击球,最后以得分高者为胜。斯诺克盛行于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英联邦国家以及香港。近十几年来,斯诺克运动也在东亚得到推广和普及,目前泰国、中国大陆等都有优秀选手涌现。
虽然台球运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5世纪,但斯诺克的发明则相对晚了许多。关于斯诺克的起源,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19世纪晚期,台球运动风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当时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这种玩法用1个白球,15个红球和1个黑球。1875年的一天,驻扎在印度贾巴尔普尔(Jubbulpore)的英国陆军上校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战友们觉得这种玩法过于简单、乏味,便决定增加黄色、绿色和粉色3个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够,再加上了棕色和蓝色球。这种新玩法很快流行开来,从而导致了斯诺克台球的诞生。而斯诺克一词则是当时英国军队中对军校一年级新生的流行叫法。这使得斯诺克被这些军人们用来称呼这种新玩法的初学者,最终则成为了这项运动的名称。
1885年,当时的英国英式台球冠军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时见到了张伯伦并从他那里知道了斯诺克这种新玩法。回国后,罗伯茨就把斯诺克台球带回到英格兰。但是,当时正处于英式台球热,斯诺克台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930年代,英式台球日渐衰落,许多名手才逐渐转向斯诺克台球。这其中包括斯诺克台球的传奇人物乔·戴维斯(Joe Davis)。戴维斯首先意识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打斯诺克台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将明显可以打进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杆斯诺克防守。而乔·戴维斯通过良好的意识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连续得分能力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斯诺克运动的水平。从此斯诺克台球才开始在英国兴盛起来,并流行到世界各地。
斯诺克锦标赛肇始于1916年,当时举办了首届英格兰业余斯诺克锦标赛。1927年,在乔·戴维斯等人的努力下,第一届斯诺克台球世界职业锦标赛在伦敦成功举办,并由乔·戴维斯本人获得冠军,赢得6.10英镑(今约200英镑)的奖金。乔·戴维斯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出色的斯诺克选手,接下来的历届斯诺克世界锦标赛的冠军都为其获得,直到其1946年淡出世锦赛。
斯诺克台球在1950年代遭遇低潮,甚至于严重到1958年至1963年间没有任何锦标赛举行。直到1969年,情况才迎来了转机。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了推广新的彩色电视广播,发起了新的斯诺克锦标赛Pot Black。彩色的斯诺克台球和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很快吸引了观众的兴趣,斯诺克台球和彩色电视节目一起得以迅速推广。
几年之后,世界职业锦标赛也开始电视转播。斯诺克台球开始成为一项主流的职业运动,并于1977年引入世界职业选手排名。大量的资金开始注入这项运动,以史蒂夫·戴维斯为代表的新一代斯诺克职业选手不断涌现。在1982年,史蒂夫·戴维斯打出了历史上首个电视转播中的147分的满分杆。这些顶尖选手成为百万富翁。当时甚至有一首由Chas & Dave演唱的关于斯诺克的滑稽歌曲Snooker Loopy登上了音乐排行榜。
那个斯诺克黄金时期的高潮出现在1985年的世界锦标赛决赛上,尽管两位选手鏖战到凌晨,但仍有近1,850万(相当于当时英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观众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了丹尼斯·泰勒以一技重击将最后一个球送入袋口之后举起奖杯庆祝的场景。斯诺克在英国持续广泛地流行,成为仅次于足球拥有第二多电视观众的一项运动。
正式的斯诺克比赛是在一张12英尺×6英尺(3569毫米×1778毫米)大小,台面四角以及两长边中心位置各有一个球洞的标准球桌上进行的。在台面的开球端有一条开球线(baulk line)。从开球端看去,开球线中点摆放着棕色球,左右两侧分别是绿色球和黄色球。记住这个摆放顺序的简便方法是记住英语中的“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一词。这句话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分别对应着三种彩球的颜色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台面的正中央摆放着蓝色球。蓝球点至顶库的中点摆放的是粉球。紧接着是15个摆放成正三角形互相接触的红色球。规则要求粉色球尽可能靠近顶点上的红色球但又不可与其相接触。黑色球则位于台面中线,红色球三角形底边与顶库的中点上。白色主球可以放置在开球线后面的半圆形的D形区域。但通常情况下选手都会选择在棕色球与绿色球以及黄色球之间的开球线上开球。
比赛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红球全部入袋之前,选手需要按照一个红色球紧接着一个彩色球的顺序击球入袋。而且此时彩色球入袋后需要放回到台面上自己颜色对应的置球点上。如果该彩球的置球点被占,应将其放置在分值最高的置球点上。如果置球点全部被占,则放置在与顶库边垂直连线上最接近置球点的位置,并要求不能与附近的球接触。
在击打彩球入袋之前,选手必须向裁判声明其准备用主球击中哪个球。当然,在击球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情况下并没有必要向裁判声明。但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彩球位置接近或在同一视野中的,选手则必须向裁判声明其准备用主球首先击中的球。
在所有的红球入袋后,需要按照黄,绿,棕,蓝,粉,黑色球的顺序用主球击打入袋。
斯诺克比赛由两位选手得分的高低决定比赛的胜负。正确地将球送入袋口后击球选手都将获得相应的分数。其中红色球1分,黄色球2分,绿色球3分,棕色球4分,蓝色球5分,粉色球6分,黑色球7分。
另外当对手失误犯规时,罚分也将加给非犯规一方。这些犯规包括:
犯规最少罚4分,超过4分的按实际的最高分值判罚。主球没有首先击中活球后,如果裁判认为击球选手没有尽全力合法击球,则可判为空杆。这时候所有的球要放回犯规前所在的位置。击球选手犯规后,如果裁判认定对另外一名选手不利,可要求击球选手重新击球。
斯诺克比赛中,在对手不犯规罚分的情况下,一杆球的最高分是147分。这种情况下,击球选手在红球全部入袋之前必须每击一个红球之后将黑球入袋。在正式比赛中打出147分的满杆是极其罕见的。(详见斯诺克单杆最高得分)
一杆球可能的最高得分是155分。这是在所有的红球入袋之前,对手犯规后台面上所有的红球都被彩球挡住,即形成被吊球(snookered)。这时非犯规一方击球时可以指定任何一颗彩球替代红色球作为目标球,入袋算1分,并放回桌面。之后再将黑球入袋,又得7分。这样就比一般的满分多得了8分,从而出现在一局比赛中选手获得155分的情况。
如果一局当中黑球入袋后比分相同,则将黑球放置于红球堆尖端处,由裁判抛掷硬币决定先手。
职业斯诺克台球最重要的赛事是自1927年来每年一届的Embassy世界锦标赛。从1977年来,这项重要比赛一直是在英格兰谢菲尔德的克鲁斯堡剧院举行。
仅次于世界锦标赛的是一系列的排名赛。参赛选手可以在这些排名赛中获得世界排名的积分。高的世界排名能够获得下一年的各项重要的锦标赛和邀请赛等比赛的参赛资格,并在对阵抽签时占据有利的形势。
接下来重要的是邀请赛。通常只有世界排名最前面的几位选手才会被邀请参赛。这种类型的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大师赛。
世界职业台球协会(The World Professional Billiards and Snooker Association, WPBSA)目前负责管理职业比赛。其前身是成立于1968年的世界职业台球选手协会(the Professional Billiard Players' Association)。其下属的商业机构World Snooker负责组织管理职业赛事。协会的总部位于英格兰的布里斯托尔。 斯诺克的业余比赛由国际台球和斯诺克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Billiards and Snooker Federation, IBSF)负责管理。
下面是斯诺克台球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些选手:
|
This article uses material from the Wikipedia article "斯诺克", which is relea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3.0. There is a list of all authors in Wikipedia
3d,model,playground,board games,computer,strategy,thinktank